农学院
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安排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方正武(组长)、张运波(副组长)
成  员: 邓锋林、邓建新、邱先进、王福莲、孙正祥、李燕丽
秘  书:李翠花、安红柳
二.答辩分组、时间、地点安排
农学专业(一)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102  | 
  
  
   组长  | 
   方正武  | 
  
  
   成员  | 
   方正武  | 
   田小海  | 
   邱先进  | 
   徐劲松  | 
   刘晓雪  | 
   蒋梦蝶  | 
  
  
   秘书  | 
   蒋梦蝶(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汪文倩  |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  | 
   方正武  | 
  
  
   2  | 
   吴春燕  | 
   Magic群体的溶剂保持力和黏度特性分析  | 
   方正武  | 
  
  
   3  | 
   黄君美  | 
   杂交水稻父本花粉收集与储藏保活技术研究  | 
   田小海  | 
  
  
   4  | 
   石培  | 
    湖北省优质稻灌浆期主要气象因子及其作用特征研究  | 
   田小海  | 
  
  
   5  | 
   郭壮  | 
   三大粮食作物ARF基因家族序列分析  | 
   邱先进  | 
  
  
   6  | 
   何靖武  | 
   三大粮食作物IAA基因家族序列分析  | 
   邱先进  | 
  
  
   7  | 
   陈雨晗  | 
   秸秆还田下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蒋梦蝶  | 
  
  
   8  | 
   李亚男  | 
   稻油轮作模式下不同油菜品种在低温冻害和渍害双重胁迫下产量构成分析  | 
   徐劲松  | 
  
  
   9  | 
   徐雨月  | 
   甘蓝型油菜长双系列骨干亲本杂志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 
   徐劲松  | 
  
  
   10  | 
   贾子萱  | 
   玉米plap2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 
   刘卫娟  | 
  
  
   11  | 
   胡欣洁  | 
   玉米ZmHOX10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刘卫娟  | 
  
  
   12  | 
   焦洋  | 
   大豆快速育种体系构建  | 
   王俊  | 
  
  
   13  | 
   李晓娇  | 
   大豆 NAM群体E1/E2单倍型分析  | 
   王俊  | 
  
  
   14  | 
   高欣怡  | 
   玉米ZmSPR1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邹华文  | 
  
  
   15  | 
   陈悦  | 
   玉米ZmFBP3蛋白与SKP1蛋白的互作验证  | 
   邹华文  | 
  
 
 
农学专业(二)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103  | 
  
  
   组长  | 
   刘章勇          | 
  
  
   成员  | 
   刘章勇  | 
   王小燕  | 
   曾凡荣  | 
   王书平  | 
   金朝强  | 
   李於亭  | 
  
  
   秘书  | 
   李於亭(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陈万留  | 
   益生真菌与细菌在提高大麦耐盐性上的作用差异及其生理机制解析   | 
   曾凡荣  | 
  
  
   2  | 
   陈逸帆  | 
   不同根际促生菌提高大麦抗旱性的效应分析  | 
   曾凡荣  | 
  
  
   3  | 
   冉名扬  | 
   TaUGE基因在紫色小麦籽粒中花青素合成的功能研究  | 
   王书平  | 
  
  
   4  | 
   赵玺泽  | 
   有色小麦GS基因家族鉴定及花青素相关GS4基因克隆  | 
   王书平  | 
  
  
   5  | 
   郭子健  |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施氮量对小麦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王小燕  | 
  
  
   6  | 
   孟玉欣  |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对播期渍水胁迫的响应  | 
   王小燕  | 
  
  
   7  | 
   曾卓为  | 
   有机肥配施控释尿素对再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刘章勇  | 
  
  
   8  | 
   陈传宝  | 
   一次性侧深施控释尿素对再生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刘章勇  | 
  
  
   9  | 
   黄新铭  | 
   优良恢复系长恢70香味性状改良与应用  | 
   李志新  | 
  
  
   10  | 
   何美月  | 
   反转录转座子SceGyp-Laura1沉默对黑麦与小麦杂交后代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许凤英  | 
  
  
   11  | 
   李梓群  | 
   小麦小穗数QTL定位及多效性分析  | 
   许凤英  | 
  
  
   12  | 
   杨兆旭  | 
   小麦种质资源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分析  | 
   王晓玲  | 
  
  
   13  | 
   张昊芃  | 
    长江中下游麦区26份优异小麦品种产量因素比较分析  | 
   王晓玲  | 
  
  
   14  | 
   邹轩  | 
   种子热激发对玉米生长与高温抗性的影响  | 
   张丙林  | 
  
 
 
农学专业(三)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104  | 
  
  
   组长  | 
   张文英       | 
  
  
   成员  | 
   张文英  | 
   邓锋林  | 
   张丙林  | 
   许凤英  | 
   尹立俊  | 
  
  
   秘书  | 
   尹立俊(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陈晓雨  | 
    11份三系杂交水稻的亲本配合力测定及其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  | 
   杨隆维  | 
  
  
   2  | 
   王思宇  | 
   水稻垩白基因Chalk5、Wx、WCR1敲除突变体的创建  | 
   刘海洋  | 
  
  
   3  | 
   黄海洋  | 
    水稻不育基因的定位  | 
   刘海洋  | 
  
  
   4  | 
   梁苏江  | 
   新型肥料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卢碧林  | 
  
  
   5  | 
   徐文豪  | 
   控释包衣尿素在稻田土壤中的释放特性研究  | 
   卢碧林  | 
  
  
   6  | 
   蔡妍  | 
    水稻粒重基因TGW12互作蛋白鉴定  | 
   沙爱华  | 
  
  
   7  | 
   冯鑫鑫  | 
    蚕豆mcf基因抗旱鉴定  | 
   沙爱华  | 
  
  
   8  | 
   戎芙会  | 
    植物根系镉吸收的“双动力学”特征初探  | 
   陈仲华  | 
  
  
   9  | 
   孔梦佳  | 
    新型化学催枯剂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应用研究  | 
   张学昆  | 
  
  
   10  | 
   李庆云  | 
    甘蓝型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 
   张学昆  | 
  
  
   11  | 
   李雅倩  | 
    大麦叶片气孔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覃元  | 
  
  
   12  | 
   夏柔  | 
   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片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基因挖掘  | 
   危文亮  | 
  
  
   13  | 
   曾袁琳珺  | 
    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角性状的基因定位  | 
   危文亮  | 
  
  
   14  | 
   高叶蕾  | 
    芥菜型油菜苗期叶片大小相关性状的GWAS分析  | 
   危文亮  | 
  
 
农学专业(四)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105  | 
  
  
   组长  | 
   许本波     | 
  
  
   成员  | 
   许本波  | 
   沙爱华  | 
   朱波  | 
   徐俊英  | 
   聂江文  | 
   覃  元  | 
  
  
   秘书  | 
   覃元(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常迪  | 
   OsGSTU9和OsGSTU19在水稻镉耐性中的功能解析  | 
   邓锋林  | 
  
  
   2  | 
   吕彦泽  | 
   大麦籽粒蛋白、淀粉和β-葡聚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 
   邓锋林  | 
  
  
   3  | 
   蔡芹  | 
   ABA及其抑制剂NDGA处理对甘蓝型油菜苗期渍害耐受性的影响  | 
   谢伶俐  | 
  
  
   4  | 
   陶菲  | 
    ABA及其抑制剂NDGA对渍害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谢伶俐  | 
  
  
   5  | 
   钱雨虹  | 
    水稻新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 
   徐俊英  | 
  
  
   6  | 
   陈雨扬  | 
    携有Xa23基因的不同遗传背景籼稻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 
   徐俊英  | 
  
  
   7  | 
   李娟  | 
    甘氨酸甜菜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徐乐  | 
  
  
   8  | 
   黄雨晴  | 
    大麦籽粒黑色素合成基因HvBlp上游转录调控因子的筛选与互作分析  | 
   徐乐  | 
  
  
   9  | 
   康玉霞  | 
    CRB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油菜抗根肿病分子标记开发  | 
   许本波  | 
  
  
   10  | 
   徐婷婷  | 
    不同甘蓝型油菜的油酸含量和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许本波  | 
  
  
   11  | 
   张涛  | 
    江汉平原不同多年生稻种植模式下生长发育、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 
   朱波  | 
  
  
   12  | 
   李冰雨  | 
    江汉平原不同多年生稻种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产量的分析  | 
   朱波  | 
  
  
   13  | 
   马驰  | 
   小穗着生穗密度位点QSc.yas-2D的发掘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多效性分析  | 
   张迎新  | 
  
  
   14  | 
   李怡雯  | 
    ZmHTG1在玉米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  | 
   丁双成  | 
  
 
农学专业(五)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12:00  | 
   地点  | 
   6教106  | 
  
  
   组长  | 
   张运波  | 
  
  
   成员  | 
   张运波  | 
   王晓玲  | 
   杨隆维  | 
   谢伶俐  | 
   徐  乐  | 
   潘锐  | 
  
  
   秘书  | 
           潘锐(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何雨欣  | 
    玉米谷胱甘肽转移酶GSUT6亚细胞定位分析  | 
   邹华文  | 
  
  
   2  | 
   杨先强  | 
    秸秆还田下不同种植模式稻田土壤质量评估  | 
   聂江文  | 
  
  
   3  | 
   孟雨桐  | 
    转录因子HvNAC2B在野生大麦响应干旱胁迫中的效应研究  | 
   潘锐  | 
  
  
   4  | 
   陈德睿  | 
    叠盘暗发芽对水稻种子发芽整齐度和秧苗素质的影响  | 
   张运波  | 
  
  
   5  | 
   汤李文  | 
   花后弱光胁迫对超高产品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张运波  | 
  
  
   6  | 
   李博  | 
    不同氮肥施用模式下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  | 
   黄礼英  | 
  
  
   7  | 
   白福超  | 
   不同播期处理对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黄礼英  | 
  
  
   8  | 
   潘越  | 
    大麦HvMYB2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研究  | 
   张文英  | 
  
  
   9  | 
   裴文钰  | 
   MSTRG.32128基因的功能分析  | 
   张文英  | 
  
  
   10  | 
   乔巧  | 
    ZmOSG1亚细胞定位分析  | 
   王宏伟  | 
  
  
   11  | 
   彭维依  | 
    ZmTCP42与ZmABI5的蛋白互作分析  | 
   王宏伟  | 
  
  
   12  | 
   童雅微  | 
    不同小麦品种淀粉品质差异分析  | 
   尹立俊  | 
  
  
   13  | 
   李叶涵  | 
    高温胁迫下OsLAC12影响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  | 
   丁双成  | 
  
  
   14  | 
   张丽  |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C6S开花习性的遗传改良  | 
   李志新  | 
  
 
植物保护专业(一)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4:00  | 
   地点  | 
   6教107  | 
  
  
   组长  | 
   王文凯  | 
  
  
   成员  | 
   桂连友  | 
   张国辉  | 
   金振宇  | 
   王平  | 
  
  
   秘书  | 
   裴艳芳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姜青青  | 
   虫害诱导甘蓝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寄主选择偏好研究  | 
   李传仁  | 
  
  
   2  | 
   向雄峰  | 
   基于 Biomod2 预测气候变化下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e (Lamarck, 1819) 的潜在地理分布  | 
   李传仁  | 
  
  
   3  | 
   王思齐  | 
   茄二十八星瓢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转录组分析  | 
   李传仁  | 
  
  
   4  | 
   汪宏宇  | 
   大眼蝉长蝽对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防控作用研究  | 
   王香萍  | 
  
  
   5  | 
   褚长杰  | 
   绿僵菌对小地老虎的致病力研究  | 
   张建民  | 
  
  
   6  | 
   胡雪晴  | 
   粘质沙雷氏菌对小地老虎的致病力研究  | 
   张建民  | 
  
  
   7  | 
   万雅琪  | 
   耶气步甲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功能研究  | 
   张建民  | 
  
  
   8  | 
   杨春媚  | 
   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苜蓿害虫苜蓿斑蚜与豌豆蚜的跨代影响  | 
   王福莲  | 
  
  
   9  | 
   刘文静  | 
   不同施氮水平下豚草对菊方翅网蝽成虫寿命的影响  | 
   王福莲  | 
  
  
   10  | 
   王舒霞  | 
   不同浓度Cu2+对柑橘大实蝇成虫取食选择的影响  | 
   王福莲  | 
  
  
   11  | 
   胡厚泽  | 
   梯阶脉褐蛉形态、生活史及捕食行为研究  | 
   谢广林  | 
  
  
   12  | 
   艾安喆  | 
   广州市白云山蝴蝶物种多样性调查  | 
   谢广林  | 
  
  
   13  | 
   赵皓岩  | 
   中华蜜蜂传粉对区域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杨玉婷  | 
  
  
   14  | 
   税倩  | 
   大蓟马在不同温度下生命表的构建  | 
   杨玉婷  | 
  
  
   15  | 
   周怡  | 
   不同月季品种对二斑叶螨的田间抗性评价及药剂防治研究  | 
   董小林  | 
  
  
   16  | 
   关李芃  | 
   非洲菊蓟马发生规律调查及常用防治方法效果研究  | 
   董小林  | 
  
  
   17  | 
   王承新  | 
   不同寄主对茄二十八星瓢虫脂质代谢的影响  | 
   周志雄  | 
  
  
   18  | 
   熊鑫阳  | 
   三种昆虫肠道细菌对斜纹夜蛾抗双酰胺类药剂的影响研究  | 
   周志雄  | 
  
 
 
植物保护专业(二)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4:00  | 
   地点  | 
   6教206  | 
  
  
   组长  | 
   李传仁  | 
  
  
   成员  | 
   张建民  | 
   王福莲  | 
   谢广林  | 
   董小林  | 
   杨玉婷  | 
  
  
   秘书  | 
   周志雄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陈傲  | 
   菜花露尾甲属昆虫跗节超微形态研究  | 
   王文凯  | 
  
  
   2  | 
   汪芷郡  | 
   腐食性露尾甲幼虫触角和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 
   王文凯  | 
  
  
   3  | 
   艾隆鑫  | 
   耶气步甲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 
   桂连友  | 
  
  
   4  | 
   杨沧达  | 
   棉花和玉米邻作生境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  | 
   桂连友  | 
  
  
   5  | 
   李钰华  | 
   柑橘大实蝇气味结合蛋白BminOBP5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 
   张国辉  | 
  
  
   6  | 
   邓仕瑞  | 
   甘蔗条螟雌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研究  | 
   张国辉  | 
  
  
   7  | 
   明行  | 
   红铃虫滞育解除过程中耐寒物质的变化  | 
   张国辉  | 
  
  
   8  | 
   李启发  | 
   植食性露尾甲幼虫触角和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 
   刘梅柯  | 
  
  
   9  | 
   叶欣宇  | 
   不同光谱对波氏烟盲蝽控害潜能和害虫适合度的影响  | 
   刘梅柯  | 
  
  
   10  | 
   胡金呈  | 
   枣园昆虫群落结构与枣疯病发生关联性分析  | 
   金振宇  | 
  
  
   11  | 
   莫盼基  | 
   长江大学馆藏凤蝶科昆虫分类研究  | 
   金振宇  | 
  
  
   12  | 
   巨清清  |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苏奇  | 
  
  
   13  | 
   马荣武  |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粉虱触杀活性研究  | 
   苏奇  | 
  
  
   14  | 
   李洲阳  | 
   野胡萝卜子提取物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及亚致死作用  | 
   苏奇  | 
  
  
   15  | 
   杨静  | 
   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评价  | 
   王平  | 
  
  
   16  | 
   杨维佳  | 
   海南尖峰岭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 
   王平  | 
  
  
   17  | 
   周怡樊  | 
   大眼蝉长蝽触角及前足化学感受器研究  | 
   王香萍  | 
  
  
   18  | 
   刘杨  | 
   大红犀猎蝽和黄带犀猎蝽的低温生理适应研究  | 
   王香萍  | 
  
 
植物保护专业(三)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207  | 
  
  
   组长  | 
   方守国  | 
  
  
   成员  | 
   马东方   | 
   孙正祥  | 
   邓建新  | 
   龚攀  | 
  
  
   秘书  | 
   谢艳平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辜伊婷  | 
   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A-5的分离鉴定及对西瓜枯萎病的生防潜力研究  | 
   周燚  | 
  
  
   2  | 
   张天培  | 
   高温型平菇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 
   周燚  | 
  
  
   3  | 
   吴雨虹  | 
   生长速度差异化平菇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 
   周燚  | 
  
  
   4  | 
   姜小满  | 
   dsRNA技术在烟草黄瓜花叶病毒鉴定中的应用  | 
   章松柏  | 
  
  
   5  | 
   张绍辉  | 
   湖北宜都柑橘黄化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 
   章松柏  | 
  
  
   6  | 
   胡碧洁  | 
   湖北房县玉米叶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章松柏  | 
  
  
   7  | 
   帅亚婷  | 
   稻瘟菌新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邓清超  | 
  
  
   8  | 
   袁莉青  | 
   稻瘟菌营养体不亲和基因的分子鉴定  | 
   邓清超  | 
  
  
   9  | 
   李虹晓  | 
   水稻osRAI1的突变体鉴定和抗稻瘟病分析  | 
   尹军良  | 
  
  
   10  | 
   杨国艺  | 
   小麦SABATH抗病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功能解析  | 
   尹军良  | 
  
  
   11  | 
   李旭杰  | 
   蚕豆Dof基因家族鉴定和特征分析  | 
   尹军良  | 
  
  
   12  | 
   江雪  | 
   与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PBRA_000643互作蛋白筛选  | 
   陈旺  | 
  
  
   13  | 
   何海旭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基质的氟环唑和肟菌酯  | 
   陈旺  | 
  
 
植物保护专业(四)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306  | 
  
  
   组长  | 
   周 燚  | 
  
  
   成员  | 
   章松柏  | 
   邓清超  | 
   陈旺  | 
   尹军良  | 
  
  
   秘书  | 
   陈旺(兼)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郑艳坪  | 
   大豆黄化曲叶病毒寄主因子的筛选与功能分析  | 
   方守国  | 
  
  
   2  | 
   黄佳莹  | 
   BmPV1 P3蛋白与差异表达寄主因子的互作分析  | 
   方守国  | 
  
  
   3  | 
   德吉卓玛  | 
   BmPV1 P1蛋白与筛库寄主因子的互作分析  | 
   方守国  | 
  
  
   4  | 
   蒋筱红  | 
   与小麦TaSnrk2.4互作的禾谷镰刀菌效应因子的筛选  | 
   马东方  | 
  
  
   5  | 
   刘美洁  |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水稻OsMPK6基因敲除突变体  | 
   马东方  | 
  
  
   6  | 
   丁艺宁  | 
   禾谷镰孢小分泌蛋白的作用初探  | 
   马东方  | 
  
  
   7  | 
   李玥彤  | 
   黏虫粪便微生物群论分析以及应用工艺  | 
   孙正祥  | 
  
  
   8  | 
   曹力  | 
   烟草黑胫病的生防菌筛选及作用效果研究  | 
   孙正祥  | 
  
  
   9  | 
   沈树林  | 
   马铃薯病原链格孢菌小孢子种分离与鉴定  | 
   邓建新  | 
  
  
   10  | 
   李智  | 
   番茄病原链格孢菌小孢子种分离与鉴定  | 
   邓建新  | 
  
  
   11  | 
   赵磊  | 
   芒果果实病原真菌分离与鉴定  | 
   邓建新  | 
  
  
   12  | 
   张旭阳  | 
   500g/L氟啶胺悬浮剂及其杂质液相色谱方法分析  | 
   李艳  | 
  
  
   13  | 
   郭雅婷  | 
   小麦TaSnRK2.4基因转录因子的筛选与鉴定  | 
   李艳  | 
  
 
植物保护专业(五)组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 
   8:00 - 12:00  | 
   地点  | 
   6教307  | 
  
  
   组长  | 
   李俊凯  | 
  
  
   成员  | 
   杜晓英  | 
   苏奇  | 
   徐志红  | 
   张小磊  | 
   朱祥  | 
  
  
   秘书  | 
   余林花  | 
  
  
   答辩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导师  | 
  
  
   1  | 
   胡涛  | 
   含双酰胺结构的苯基噻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李俊凯  | 
  
  
   2  | 
   李静  | 
   氟吡菌酰胺在烟草植株上的传导分布研究  | 
   李俊凯  | 
  
  
   3  | 
   何睿涵  | 
   含异丙醇胺结构的天然产物Thiasporine A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李俊凯  | 
  
  
   4  | 
   叶丹妮  | 
   荆州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监测  | 
   杜晓英  | 
  
  
   5  | 
   王倩  | 
   狗尾草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促生功能研究  | 
   杜晓英  | 
  
  
   6  | 
   查润  | 
   咪唑并噻唑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徐志红  | 
  
  
   7  | 
   赵昊男  | 
   吲哚糠醛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徐志红  | 
  
  
   8  | 
   杜金阳  | 
   烯啶虫胺胁迫对褐飞虱抗药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张小磊  | 
  
  
   9  | 
   姚攀  | 
   烯啶虫胺亚致死浓度对白背飞虱产卵量的影响   | 
   张小磊  | 
  
  
   10  | 
   杨孟宁  | 
   新型含嘧啶腙结构的苯基噻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朱祥  | 
  
  
   11  | 
   陈小蝶  | 
   含肟醚结构的苯基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朱祥  | 
  
 
备注:李俊凯教授所指导学生的组长为杜晓英教授。
 
 长江大学农学院
2024 年 11月 13 日
附件:具体要求 
一、答辩要求
1.学生答辩采用PPT汇报,汇报与答辩总时间每人不少于10分钟;
2.答辩结束后,各答辩小组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予以讨论,确保成绩的合理性;
二.人员与时间控制
1.每个答辩小组成员3-5人,且应都为专任教师,严禁非专业人员、在读研究生参加或担任秘书;
2.每小组安排半天答辩,学生人数应在24名以内;安排全天答辩,学生人数应在48名以内。